目錄
上周剛處理完一單比利時修道院啤酒的滯港危機——貨值30萬美元的限量版啤酒,因為酒精度標注偏差0.2%被海關暫扣。這讓我想起從業(yè)初期交過的學費:某次運輸溫度失控導致整柜啤酒脹罐,賠掉三個月利潤。進口啤酒代理看似浪漫,實則暗藏玄機。
最近幫客戶核算某捷克啤酒的落地成本,發(fā)現(xiàn)隱性支出高達17%:
某進口商曾因忽略歐盟最新酒瓶回收法案,每箱增加1.2歐元環(huán)保稅,直接吞噬3%利潤率。
去年操作的美國精釀品牌入華項目,通過三項創(chuàng)新實現(xiàn)45天清關:
這個案例印證了:進口啤酒代理已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,單純拼渠道的時代終結了。
每次聞到剛開柜的啤酒花香,還是會想起二十年前那個手忙腳亂的自己。現(xiàn)在看著年輕同行們拿著智能報關系統(tǒng),既羨慕又感慨。技術再進步,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變:對品質的較真,對規(guī)則的敬畏,還有那份在海關大廳熬夜等放行的執(zhí)著。進口啤酒代理這條路,終究是泡沫散去見真章。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2023007705號-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